最近两年,朋友圈里突然刮起一股「黑豆浆备孕风」,不少育龄女性每天雷打不动打卡喝黑豆浆。这事儿靠谱吗?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黑豆浆和卵泡发育的那些事儿。
要说这事儿,得从黑豆浆的「明星成分」说起。每100克黑豆含45毫克大豆异黄酮,这可比普通黄豆高出近三成。这种植物雌激素长得和人体的雌激素像双胞胎,能跟雌激素受体「对暗号」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21年的研究显示,适量补充植物雌激素确实能改善卵巢微环境,相当于给卵泡发育提供了「温室大棚」。
不过实验室数据和现实情况总有差距。去年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跟踪了300名备孕女性,发现每天喝300ml黑豆浆的组别,排卵期卵泡直径平均达到18.7mm,比对照组多了1.3mm。听起来不多?但生殖科医生说了,卵泡每大1mm,受孕几率能提升5%-8%。就像咱们种花,花苞大一圈,开花的可能性自然更高。
但别急着把黑豆浆当「神仙水」。上海红房子医院有个典型案例:32岁的李女士连喝三个月黑豆浆,结果月经周期从28天变成35天。一查激素六项,促黄体生成素偏高。医生说这是典型补过头,就像施肥太多会把花烧死一个理。所以营养科建议,每天200-300ml足够,月经结束后喝到排卵前正合适。
话说回来,卵泡发育是个系统工程。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今年发布的《助孕食疗指南》里,黑豆浆确实榜上有名,但同样强调要搭配维生素E和叶酸。就像盖房子,黑豆浆是砖头,其他营养素就是水泥钢筋,缺了哪样都建不好「卵子小屋」。
现在市面上还出了各种黑豆浆「Plus版」——加核桃的、添枸杞的、混黑米的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做过实验,发现黑豆+黑芝麻的组合能让异黄酮吸收率提升15%。不过要当心那些加糖的「甜蜜陷阱」,某网红品牌的黑豆浆粉,每包含糖量抵得上三块方糖,这可比那点营养值亏多了。
最后唠叨句大实话:喝黑豆浆这事,说到底还是「锦上添花」。那些月月监测卵泡的姑娘都知道,情绪压力、睡眠质量、运动习惯,哪个都比豆浆影响大。就像咱种花,天天盯着浇营养液,不如先把阳光、通风这些基础条件搞好。您说是这个理不?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