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刷着小红书的李晴(化名)第27次在搜索框输入「未婚做试管」的关键词。这个28岁的互联网公司总监,年薪50万却卡在「单身」的身份上——国内正规生殖中心冰冷的政策门槛,让她的生育计划成了空中楼阁。
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修订的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》,申请试管婴儿的夫妇必须提供「三证」:身份证、结婚证和准生证。像李晴这样的都市独立女性,即便具备充足经济实力,也被这张纸挡在门外。某三甲医院生殖科主任王医生透露:「去年我们接诊的咨询案例中,15%是未婚女性,但政策红线实在无法突破。」
市场需求催生出灰色地带。记者暗访发现,广州某私立机构打着「海外医疗绿色通道」的旗号,宣称38万全包无需结婚证明。但这类机构往往存在三大风险:一是胚胎实验室不达标导致成功率仅20%(正规机构平均45%),二是法律纠纷频发,三是后续落户难题。2023年上海就曾曝出代孕妈妈携婴儿勒索雇主200万的案件。
政策铁幕似乎正在出现裂缝。深圳卫健委在2022年先行试点「单身女性冻卵」服务,虽然尚未放开生育门槛,但释放出积极信号。人口学家张教授分析:「随着出生率跌破千分之六,未来5年辅助生殖政策大概率会分步解绑,可能从经济特区开始试点单身女性生育权。」
眼下务实的选择或许在海外。泰国的BNH医院、俄罗斯的ICRM诊所都已对中国未婚女性开放试管服务,基础套餐约12-18万元。但跨国医疗存在语言障碍、法律差异等隐患,曼谷某中介就曾被曝用劣质药物导致客户卵巢过度刺激。
李晴最终选择加入「单身女性生育权促进会」,这个拥有3万会员的民间组织正在推动政策修订。「我们不要特权,只想要个公平选择的机会。」她在会员群里写道。或许当更多「李晴」站出来时,那纸结婚证明就不再是打开生命之门的唯一钥匙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