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出牙疼痛的三大关键阶段
根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21年发布的《婴幼儿口腔发育研究报告》,超过78%的宝宝在出牙期间会经历明显不适。最煎熬的当属牙龈肿胀期、乳牙萌出期和第一磨牙生长期这三个阶段。特别是6-8个月时,下颌两颗门牙即将顶破牙龈那几天,宝宝常常会突然半夜惊醒,把玩具啃得满是口水。
二、牙龈肿胀期的应对妙招
记得邻居家小汤圆7个月大时,牙龈肿得像个粉红色的小山包,逮着妈妈的胳膊就咬。这时候用冷藏过的硅胶咬胶特别管用,国际牙科协会建议选择表面有凸起纹理的款式,既能按摩牙龈又能分散注意力。千万别学老一辈用纱布包冰块直接敷,过低的温度反而会损伤口腔黏膜。
三、乳牙破龈而出的攻坚时刻
当小白牙尖终于冒头时,宝宝的烦躁值会达到峰值。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建议,可以用洗净的手指轻轻打圈按摩牙龈,每天3-5次,每次不超过2分钟。我表姐家双胞胎出牙时,发现把新鲜胡萝卜切条冷藏后当磨牙棒,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缓解疼痛,不过要当心别让宝宝咬断噎着。
四、最容易被忽视的第一磨牙期
18个月左右长第一磨牙时,很多家长都误以为「出牙最疼的阶段已经过去了」。实际上磨牙宽大的牙冠需要顶开更大面积的牙龈组织,这种闷痛感会持续2-3周。日本齿科大学研究发现,这个阶段宝宝口水分泌量是平时的3倍,准备5-6条纯棉口水巾轮换非常必要。
五、这些误区千万要避开
门诊经常遇到给宝宝涂蜂蜜、抹白酒的糊涂家长,这些都可能引发过敏或中毒。美国FDA早在2020年就禁止销售含苯佐卡因的出牙凝胶,而国内还有些微商在偷偷卖。真正靠谱的还是准备不同硬度的咬胶,在冰箱冷藏室(非冷冻)放置10分钟再给宝宝使用。
六、夜间安抚的实战经验
资深育儿嫂王阿姨有个绝招:把安抚巾浸泡在洋甘菊茶里,拧干后冷冻半小时。出牙最痛的阶段,让宝宝抱着这个「冰镇安抚神器」,既能啃咬又能闻着安神香气入睡。不过要注意每20分钟更换一次,避免低温接触皮肤时间过长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