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避孕药遇上健康红灯——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
最近在妇科门诊遇到个让人后怕的案例:28岁的小张因为漏服短效避孕药,情急之下吃了左炔诺孕酮片救急。没想到三天后突然半边身子不能动,送医确诊为脑血栓。医生追问病史才知道,这姑娘有家族性高血压,自己却从没当回事。这个血淋淋的教训让咱们得好好聊聊,这小小一片紧急避孕药,到底藏着哪些不能碰的禁区。
七大雷区,踩中一个就要喊停
先说几个冷知识——根据2023年《中国避孕药使用白皮书》,超过60%的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都发生在禁忌人群身上。首当其冲的就是「三高」人群,特别是正在吃降压药的姑娘们。去年协和医院接诊的3例避孕药诱发中风案例,都是血压没控制好的年轻人。
再说说容易被忽视的哺乳期禁忌。上海某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跟我吐槽,去年碰到7个哺乳期妈妈用药后坚持喂奶的,结果宝宝出现异常哭闹和腹泻。这些妈妈们还纳闷:不是说药物代谢快吗?其实药物会通过乳汁传递,对新生儿肝脏简直是暴击。
那些作死的错误示范
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个健身网红,把左炔诺孕酮片当常规避孕手段,一年吃了11次!结果体检时查出肝功能异常,转氨酶数值飙到200+。这姑娘还振振有词:「包装上又没写不能多吃」。殊不知说明书里明明白白写着「每年使用不超过3次」,这种把紧急药当糖吃的做法,简直是在赌命。
还有位糖尿病患者更让人哭笑不得,空腹血糖长期在10mmol/L以上,用药后引发酮症酸中毒送急诊。主治医师直摇头:「但凡看过禁忌说明,都不至于这么莽撞。」
正确打开方式请收好
北京妇产医院李主任教了个诀窍:买药时多问药剂师5分钟。有次她遇到个哮喘患者来买药,仔细追问发现对方正在用糖皮质激素,当场就拦下了这单。现在很多药店都有「用药指导二维码」,扫一扫就能看禁忌动画解说,这个功能真心建议姑娘们用起来。
要是实在拿不准,试试「避孕三连问」:最近体检正常吗?在吃什么药?有没有慢性病?这三个问题能筛掉80%的风险因素。记住,事后药是救急用的「消防栓」,可不是日常用的「饮水机」。
健康才是最好的避孕
说到底,避孕不该是女方一个人的孤军奋战。见过太多姑娘把紧急避孕药当「免死金牌」,却不知道每次用药都在透支健康。现在新型避孕方式这么多,皮下埋植、短效避孕药,安全性比紧急避孕高好几个量级。
最后划重点:左炔诺孕酮片是悬崖边的护栏,不是日常走的路。了解禁忌、敬畏禁忌,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。下次用药前,不妨先把这篇文章翻出来对照检查,毕竟健康这事,真的开不起玩笑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