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做试管到底要准备多少钱?”这是我在生殖中心走廊最常听到的问题。38岁的张姐攥着检查单和我聊天:“听说有人花了10万就成功了,也有朋友折腾了30多万还没怀上……”今天我们就用真实数据和案例,掰开揉碎了说说这个让人揪心的话题。
一、试管费用就像搭积木,这些模块最烧钱
去年陪闺蜜在协和做试管时,医生用平板给我们画了个费用树状图。基础检查就像入场券,夫妻双方血常规、染色体筛查这些大概要8000-15000元。促排卵阶段真是「同药不同命」,隔壁床用国产药花了1万2,我闺蜜选的进口药直接飙到3万。
取卵移植这关最刺激,全麻取卵加上胚胎培养,账单通常在2-3万之间波动。记得有个东北大姐做完手术念叨:“这一针下去就是我闺女半年补习班钱啊!”要是需要冷冻胚胎,每年还要多掏3000-5000元保管费。
二、五年价格曲线图:有的涨了有的降了
翻看中华生殖医学学会的数据,2018年全国平均花费是9.8万元,到2023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1.3万。不过细看会发现,促排药物价格降了15%——现在国产药效果不比进口的差。但基因筛查这些新技术可不客气,三代试管比常规方案贵出4-5万。
上个月遇到个90后姑娘小杨特有经济头脑,她在月经第二天卡点做检查省了重复项目的钱,还参加了医院的新技术临床试验,整套下来比常规方案少花了2万多。
三、这些隐藏关卡才是吞金兽
34岁的小雅姐让我印象深刻,她AMH值只有0.6,促排三次才取到可用卵子,光促排药就花了小10万。现在很多医院推出的「包成功」套餐看着美好,其实35岁以上根本不适用。我同事表姐在私立医院被忽悠买了20万的套餐,结果移植三次都失败,想退款才发现合同里藏着各种免责条款。
四、老司机教你花在刀刃上
在公立三甲工作的李护士长偷偷告诉我个门道:上午10点后去开药,经常能碰到厂家代表发优惠券。浙江的王姐更绝,她趁着医院周年庆充值了胚胎冷冻费,直接打了7折。现在湖南、陕西等地已经把部分试管项目纳入医保,能报销30%-50%不等。
五、看看别人的账单心里才有数
28岁多囊卵巢的小美一次成功,总花费7.8万算是欧皇;42岁的刘姐三年做了四次移植,加上中药调理总共花了26万;云南的莉莉夫妇特意到上海做三代试管,加上租房交通花了18万。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,年龄真的是最贵的成本。
最近听说有医院在试验AI选胚技术,未来可能降低实验室成本。不过在我看来,再省钱的攻略都比不上趁早行动。就像张爱玲说的:“生孩子这件事,有时候和成名一样,要趁早。”毕竟我们省下的不仅是钱,更是与时间赛跑的机会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