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的妇科诊室外,26岁的小玲攥着检查单的手微微发抖。屏幕上「高危型HPV阳性」的字样像针一样扎进眼睛——她上周刚答应了男友的求婚。
过去五年里,全国HPV感染率以每年7.3%的速度攀升。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数据显示,20-35岁女性群体中,有性生活者感染HPV的概率高达85%,但这其中真正发展为宫颈癌的仅占0.3%。这个数据告诉我们:感染≠患病,但风险防控必须前置。
去年发表在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》的研究表明,拥有3个及以上性伴侣的女性,HPV感染风险是单一性伴侣者的2.8倍。不过协和医院妇科主任张敏特别提醒:「就像公交车换乘会增加淋雨概率,但关键要看是否带伞。多个性伴侣是风险因素,却不是决定因素。」
认识个做自媒体的姑娘小米,她在28岁那年查出HPV16阳性。和男友稳定交往3年的她百思不得其解,后来才想起半年前出差时用过酒店毛巾。医生说:「病毒可能在体外存活10小时以上。」这个案例提醒我们,性传播虽是主要途径(约占90%),但日常接触也不能完全排除。
现在九价疫苗都把年龄放宽到45岁了,可还有姑娘觉得「我都结婚生子了不用打」。上海疾控2022年的监测显示,已婚已育女性接种率不足18%,这个数字实在让人揪心。我表姐就是典型,直到体检发现宫颈病变才追悔莫及。
建议大家把HPV检测纳入常规体检,就像做B超那样自然。北京妇产医院现在推出「自取样」服务,在家就能完成检测。记住,查出阳性别慌——就像手机收到病毒警告,及时清理就好。医生朋友跟我说过:「90%的感染会在2年内自愈,我们要做的是给免疫力加油。」
说到底,伴侣数量与感染风险的关系,就像雨天出门和带伞的关系。重点不在遇见多少雨点,而在是否做好防护。下次闺蜜聚会,与其八卦感情生活,不如约着一起去打疫苗——这才是新时代姐妹花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